早陣子,感冒來襲,筆者在病得失聲的一個晚上,在某個IMAX大銀幕觀賞了關錦鵬監製,趙薇首次執導的《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》,看得百感交集。然後,在聲線剛康復的某個下午,我跟他們二人做了一個專訪,對這電影有着更深的理解與體會。就正如關錦鵬說的,他們二人由籌備到完成電影,都那麼久了,彼此間自有一定的默契,他們一個人在分享,另一人在回應,都是那麼坦誠。
文:熊秉文 (jonathan@indblue.com)、攝:Tommy
我是在去年8月跟趙又廷做專訪時,聽他提及《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》,他在片中飾演男主角陳孝正。終於,等了差不多十個月,才有機會欣賞到這部電影。幸好,就是抱着很高的期望進場,也完全沒有失望。
趙:趙薇 關:關錦鵬
大明星當新導演
趙薇於2006年入讀北京電影學院的導演系,《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》是她的畢業作品。當初趙薇怎麼會有想法去修讀導演系?
趙:「當時,我的班主任是希望我去唸表演系的,我覺得表演這個東西,在你掌握了以後,修成在於個人啦!不是說書讀得多,你就會演戲了。所以,我就說:『如果要唸,我願意換一個專業去唸,對我會有更多的幫助。』後來,我就選修了導演系。」
其實,趙薇早在2008年,便可以開拍這部電影,但怎麼直到2012年才完成?
趙:「其實主要還是有點不敢拍,有點驚呀!但是,到2012年還是不拍的話,就不能再延遲畢業啦,就等於白唸了。我是給自己再沒有理由的時候,就拍了。如果有理由,還是會繼續拖下去啦!」
大導演當好監製
趙薇跟關錦鵬,一位是大明星,一位是大導演,怎麼會走在一起成為這電影的幕後主將?是誰先找誰參與這個電影計劃呢?
關:「本來,在2011年,我跟李檣合作,那時候其實是開始構思一個,現在準備年底要動工的電影叫《放浪記》。那個時候,李檣還沒完成劇本。結果就是趙薇要面對她畢業的時候,她要拍這個電影了。李檣就跟我商量,我們先把《放浪記》押後一點,然後完成趙薇的畢業作品。《放浪記》是準備找趙薇和陳沖演的,所以既然這樣子,就變成我來當她的監製,她導演,李檣改編劇本,這樣就促成了我們這一次的合作。」
這是兩人的第一次幕後合作,他們怎樣分工?彼此的默契又如何建立?
趙:「關導演像是我的老師那樣,因為他本身是一個非常有經驗,非常有才華的導演,他做監製,他的人非常善良。我們這個團隊,雖然年紀也不小,但是在拍電影的經驗來說,大家全都幾乎是新人。在拍攝的過程當中,關導演是在把關的,他會給我很多提示。一旦覺得有不對,或是有解決不了的問題,我會問他我這樣處理行不行對不對,然後他會告訴我,這樣的處理是否可以。」
關:「我是在拍攝的經驗上提醒她,不走那麼多的彎路。也有些時候,比如說,我看到她一直強調有一兩場戲,特別看完樣片以後,是我給她定心丸說:『你重拍吧!』她反而變得輕鬆了。因為整個電影的籌備時間比較長,大家都很早參與,所以大家的默契是一定在的。有些時候,在拍攝場地,因為鉅細無遺,導演要做判斷的時候,可能有一個人在旁邊,有個距離去看待事情,然後做一點點的提醒。」
青春其實可以很豐富
為甚麼趙薇會選辛夷塢的同名小說來改編,在改編當中,可有甚麼大的改動?
趙:「這小說主要是一個女生跟兩個男生的愛情故事,它很暢銷,也很流行。這是原作者的第一本小說,她寫的時候才二十出頭,所以你會被小說的部分東西所感動,覺得它很真摯。但是要拍成電影,我覺得會缺少一些能讓我產生驚豔的東西。李檣看完整部小說後,說:『這個選題是好的,已很久沒有人拍過關於青春這個題材,這個選題是可以做的。』然後,我說:『你若是可以改編這個劇本,我就敢拍。』他有跟我商量:『你想要甚麼樣的感覺?』我會希望它是一個整體,我希望能夠有一代的人,一群人,然後有他們的成長。李檣把電影的開場,由原小說的2000年以後,改到90年代中,因為在現代化中國,那環境已經沒有了。這樣會有一個年代的跨度,其實它增加了拍攝的難度跟投資的成本,但是我覺得這是一個讓電影變得更有質感的一個選擇。」
關:「李檣非常心裏有數啊!他希望是一個青春的畫卷,他不停留在兩三個人糾結的愛情故事,他覺得整個視野應該放大,才會讓人有感同身受,或者予觀眾對不同的人物對號入座,這一點他非常成功。」
電影裏面有不同的人物,他們好像合起來就像是一種東西那樣。
趙:「對!每個人也有他們獨特的個性在裏面,合在一起就是青春,他們每個人也代表了青春的一種態度,青春的一種人生,這麼多人加在一起,這個青春就比較豐富。」
愛的情懷與頓悟
電影中有一段情節,我看的時候有一種突然從劇情裏跳出來的感覺。女主角鄭微(楊子姍飾)在經歷了成長與愛情後,她對愛情的理解與頓悟,是「愛祖國、山川、河流」。這是原著裏面有看嗎?還是後來改編的時候加上去的?我看的時候,是看着男女主角在成長中的愛情故事,但突然間,那理解成一種很廣很寬的概念,對於這個頓悟,二人有一些解讀與澄清。
趙:「其實,我跟編劇都有特別深度的討論過這個問題。因為很多詩人,他們對一個女人,或是對母親的愛,經常會用『祖國』來描述,所以,有『祖國』這個詞在裏面,它並沒有任何的政治目的;它更多的是說一種更大的愛吧!我們容易把『祖國』這個詞跟『國家』這個詞混淆了,我們在法國放映這電影,他把『祖國』翻譯成『土地』,它並沒有翻成『國家』,『政府』,它不是同義詞。我想可能大家一聽到『祖國』,就聯想到『政府』去了,但是我覺得『祖國』這個詞是代表山河,代表着母親,代表你生活的這片土壤。你對這土壤,這片土地可有甚麼要求呢?」
關:「這對香港人特別有意思的,我相信,就是包括台灣,這個都不太會讓觀眾跳出來。香港人特別對現在中國這個大環境,一黨專政還是有想法,所以,我們把『祖國』就變成『政府』,要是我們寫成愛我們的『民族』,我們愛『中國人』,你們就不會那麼跳出來。我覺得現在翻譯作『土地』(Earth),譯得非常好。」
趙:「其實譯成『大地』挺好的,『大地、山川、河流』,當你看英文的字幕,就知道肯定不是政府。」
關:「那是表達愛的情懷。」
真的,有不少香港觀眾看的時候,看到「愛祖國、山川、河流」,是誤以為這是一部帶有政治立場的宣傳片了。原來,這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罷了!
後記
重口味的《放浪記》
說回關錦鵬提及的新作《放浪記》,他披露了些少內容。
關:「這是趙薇跟陳沖主演,李檣的劇本,基本上是寫兩個女作家互相利用,比較重口味一點的電影。」
怎樣重口味?
關:「就是有很多人性的東西,包括欲望的描寫。很多時候,為了欲望等東西,人是可以不擇手段。但是,當兩個女人走在一起的時候,同時發自內心的相濡以沫,也會在電影裏面出現。所以它的跌宕特別強烈,我自己都非常期待李檣的劇本呢!」
http://www.metrohk.com.hk/?cmd=detail&id=213170